科技+數智 賦能金隅“智慧”時代 |
|||
來源:池夢蕊,人民網-北京頻道 |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18日|||
摘要:
滿眼生機轉化鈞。金隅集團正踏著科技創新和數智化發展的基石穩步前行,向著更深遠領域持續邁進。未來已來,面對新的目標和更高要求,金隅集團將發奮走好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之路,努力為首都“四個中心”和國企現代化建設提供“金隅智慧”和“金隅方案”。 |
|||
五年前,北京首都功能定位之一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變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意味著更高標準和要求。五年間北京圍繞基礎科學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全面發力,不斷增強源頭創新能力、技術引領能力,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研究成果轉化,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 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需要在京優質企業的產業支持。近日,記者通過走訪金隅集團所屬的多家企業,零距離感受作為首都國企的金隅集團,全力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出的積極探索和取得的豐碩成果。 服務“三城一區” 優化創新聯動 從“全國”到“國際”,北京之所以能夠自信地提出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其底氣在于“三城一區”,即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正是因為“三城一區”不斷煥發新動能,才能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 金隅興發科技園 金隅興發科技園項目位于“三城一區”之一的懷柔科學城北部核心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工業氛圍,成為長城腳下別具特色的世界級項目。項目以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為標志性建筑,按照“國家戰略、世界一流、國際引領”的要求,搭建數學科學與數學應用領域交流平臺。興發科技園未來將圍繞科技研發、應用研究、高精尖產業等領域的發展,成為國家標志、世界頂尖的高等研究機構聚集區,打造懷柔科學城“皇冠上的明珠”。 此外,園區建設也獨具“低碳”科技氣息。利用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疊加礦山修復等生物固碳措施,金隅興發懷柔科技園正在實現典型建筑0碳排放、低碳園區減碳排放(國家現行標準)20%的目標。項目落地后,有望取得北京市首個零碳建筑高能效質量標識、運營標識,以及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園區標識認證術,曾經該園區每年碳排放達60多萬噸,未來這個數字將有望縮減到1.1萬噸。金隅用實際行動,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 中關村科學城的延伸區域西三旗,正成為北京市最新一片“雙創”熱土,現如今又一處聚焦“高精尖”產業的金隅西三旗科技園落子。園區依靠區域內高精尖科研資源,明確大信息、大數據和高端裝備研發為主的產業定位,目前多家“高精尖”企業已達成入駐意向。 與之相比鄰的金隅智造工場已經成為科創園區的明星代表,是北京市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重點推進項目。目前,園區已實現200多家科技企業、5000多位科技人才的聚集,并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創業板上市企業、3家科創板塊申請上市企業、6家智能制造行業獨角獸、9個北京市重點項目,園區知識產權產出超過5000件。 金隅智造工場 建材廠華麗轉身高精尖,科創園‘瓦片’蛻變成‘芯片’。金隅西三旗科技園、金隅智造工廠和周邊的東升科技園三期實現“互聯互通”,不斷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突顯科創企業營商優勢,促進西三旗區域轉型提升。 以金隅興發科技園、金隅智造工場、金隅西三旗科技園為代表,金隅集團準確把握首都發展的本質要求,為實現自有土地轉型升級不懈努力,以政企合作形式打造出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的顆顆明珠。 打造創新綜合體 搭建科技生態圈 黨的二十代報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金隅集團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支撐與核心驅動作用,從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助推科技創新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金隅集團以金隅科研總院為科創體系中樞,覆蓋各二級集團專業技術創新中心和企業產品研發中心,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打造水泥及環保產業、混凝土及新材料、綠色建材及綠色建筑、國家重點實驗室協同發展的“1+N+X”科技創新綜合體,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上下貫通的創新管理效能,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實現科技創新的協同增效,建立融合、協同、高效的金隅科技創新體系,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金隅科研總院 同時,“十四五”開局之年即鎖定“政產學研用金服”科技創新生態圈建設目標,完成生態圈工作圖譜繪制。完善科技創新管理、科技人才獎勵、科技項目“揭榜掛帥”等機制,進一步夯實科技創新體系“四梁八柱”。先后與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建筑大學等十余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應用。 立足新發展階段,金隅集團圍繞主責主業,堅持整合發展、契合發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四個發展”戰略理念,圍繞“綠色低碳環?!薄熬G色新型建材”“綠色智能制造”“綠色智慧建筑”“新材料”五大創新方向,聚焦八大創新任務,落實“十四五”發展規劃和《科技創新攻關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形成“五個一批”重要創新成果,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核心驅動力作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發展,為構建集團發展新格局提供科技支撐。 “十三五”期間,集團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對主業的支撐作用,累計科技投入78.2億元,圍繞5大領域17個專項,組織開展了重點科研項目118項,主持完成標準59項,獲得授權國家專利1302項(其中發明專利154項);承擔了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項目和工程34項;榮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9項,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172.9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80%。2022年,金隅集團持續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數智化轉型、城市更新、高端服務等領域,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將自身發展契入到國家“雙碳”戰略、首都城市建設中,當好城市凈化器、政府好幫手,并助推自身高質量發展。 加速數智轉型升級 助推智能制造發展 近年來,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進程中,數字技術賦能各行各業各場景,智慧工場、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智慧樓宇被廣泛提及。 在金隅陽泉冀東水泥公司的廠區里,數十輛無人駕駛運礦車每天不停穿梭,裝車、運載、卸車。智慧礦山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卸料口、維修間、礦界、加料口等各處實時生產情況一目了然。設備、質量、能源、窯磨專家控制、智能物流、安全環保等全部實現系統化管理,通過數據積累與分析,形成設備預測性維修維護模型,打通生產與管理的系統連接,實現生產經營智能分析。 智慧礦山遠程應急接管系統 陽泉公司在金隅集團所屬企業中不是一個個例,而是金隅集團8家水泥智能工廠標桿企業的其中一個試點項目。另一個行業標桿項目金隅冀東水泥銅川公司萬噸線項目,通過二代水泥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裝備的大量應用,運用大數據、圖像識別、知識工程、人工智能、通訊技術機理仿真技術,成為集智能化、綠色化、現代化為一體的水泥產業智能工廠建設標桿示范作用,目前正在探索在萬噸線智能化基礎上打造出具有金隅特色的“無人化工廠”。 以金隅冀東水泥公司為代表的傳統水泥企業,已開始加速推進智能化場景覆蓋與工業APP應用建設。新時代背景下冀東水泥以“二核心一底座兩張網五轉變”為數智化愿景,圍繞營銷、采購、物流三大核心業務與“互聯網+”融合創新,落地“水泥電商、智慧物流、陽光采購”三大平臺,實現資源匯集與整合、業務模式創新、生態培育和再造以及客戶服務延伸等集群功能。加快發展產業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創新“公轉鐵”全程零排放綠色運輸模式,打造基于產業互聯互通、綠色智慧儲運、新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布局、供應鏈金融為主業的“首都物流高地”?;炷良瘓F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體化自主運營平臺2.0系統正式上線,新材集團制定裝配式建筑EMPC產業鏈平臺建設方案,BIM(建筑信息模型)一體化集成設計能力在玉田項目驗證成功,推動“金隅智造”大建材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積厚成勢。投資物業集團以“客戶需求”為軸,以“資產運營”和“客戶服務”為“線”,正傾力打造全域“數據中心”,結合大數據智能分析并深度刻畫空間場景服務,將“人-空間-服務”打通,形成端到端的服務閉環,推動整體運營、管理、服務的“數智化”轉型和“生態化”演進,賦能物業管理,升級“金隅服務”品牌價值。 金隅集團把提升數智化應用水平,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當做頭等大事來抓,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編制發布《數智化轉型“十四五”規劃》及實施細則,繪制數字經濟體系“規劃藍圖”,夯實數字經濟體系“基石底座”,構筑數字經濟體系“四梁八柱”,啟動“數字化”主題年十大示范項目,著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智化轉型應用場景建設,跑出數字化元年“加速度”。 滿眼生機轉化鈞。金隅集團正踏著科技創新和數智化發展的基石穩步前行,向著更深遠領域持續邁進。未來已來,面對新的目標和更高要求,金隅集團將發奮走好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之路,努力為首都“四個中心”和國企現代化建設提供“金隅智慧”和“金隅方案”。 |
|||
|